close

我是生在一個『不可以』的家庭

『不可以挑食』

『讀大專不可以談戀愛』

『不可以出外玩過11點』

『不可以去外宿』

‥‥等等

所以我前大半的人生就是這麼過

沒有發展自己思想的空間

.

最後到了有一天,我終於受不了了,我不想以後的人生都是這樣!

「我想了解自己,我想活在自己想要的生活(無論是單身﹑結婚)﹑我想可以跟人家說我喜歡什麼不喜歡什麼而不是什麼都無所謂」

但只有一直說我想我想是沒用的,要真的下藥才有用

要去試不同事物去聽我的內心去留意我的直接反應

所以我不再吃我不喜歡吃的,開始挑食

(如果挑食不是很誇張的話,我是覺得在健康覺圍之內是可以的,因為可以更清楚知道喜歡食跟不喜歡食)

聽起來是多麼小的事呀,但對我來說對我媽來說都是很大的事!她發現一直在她控制範圍的事竟然不在她預期!不再順事了,不是她說的算了!

對我來說,也是一場暴風雨即將來臨‥呼嘶聲漸近

但也代表我踏出了重新掌權的第一步

(是演年幼的皇上被皇后掌權的戲嗎?中間的難關就不說了哈哈)

重點是,幸好那個時候的我有這個自覺﹑也有勇氣的去告訴其他人我要掌權了!(誤?!)也有不怕死的心縱使他們阻止我!(說得好似上戰場一樣 哈哈)

當我想重新掌權的念頭後,我是有一段時間埋怨過自己的家庭

(在剛好知道有朋友很幸福的出生在開放的家庭中就怨氣更重,更覺得自己的家庭真的很差)

但後來有一句話點醒我︰18年前的人生是父母,18年後的人生是自己

(類似,因為我也找不回原句了)

1至18歲,每個人都是小孩沒錢沒能力沒思想,你需要依賴,而父母也當然會照顧你,用他們的方法教你,會幫你決定你穿的你用的,所以18年前的人生是父母。

18歲後,有課本上的知識,在不同方面有點有學習技巧有工作有能力有錢,有生存能力可以獨立,也代表著你的人生開始,可以有能力決定,所以18年後的人生是自己

(即使父母還沒有放手讓你獨立,你也要想辨法用溫和的方法讓他們知道是時候要放手)

就是因為這樣

我不應該埋怨活在什麼的原生家庭,因為是天注定。

「家人不可以選擇,但你可以選擇自己的生活。現在你有能去堅守自己想要想做的,卻繼續讓自己活成這樣一部分責任也是你自己,只怪原生家庭的問題是個借口,而且它只是一部分原因,但不會是全部」

很多人都有跟我說人是很難改變

我一直相信是很難但不會是做不到

因為我一路上一步步的在改變了!

.

到現在我還是對『我』一知半解

我也知道我永遠都會在了解,因為我會在不同經歷不同階段會有不同的想法,會一直改變

『世界上所有東西本來就會一直改變,包括人』

改變是必然,但有沒有變得更好才是重點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迷小姐‧冒險旅程 的頭像
    迷小姐‧冒險旅程

    迷小姐 ‧ 新手.跳舞日記 . 心理學

    迷小姐‧冒險旅程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